(连载80)长期持续获利的基石
(本文首发公共号)
如果历史会重演,
那么平均在每一个投资人的一生中,
经济会扩张八倍。
长期持续获利的基石
作者:约翰·罗斯柴尔德
译者:杨天南
他们将公司的业务印在一本有历史厚重感的小册子上,配以深褐色图片,印刷使用的字体看起来像是手写体,这样的宣传册给人一种传统、亲和、严谨的感觉。但在小册子的内页,却是一种相反的景象,他们将自己描述为 “具有想象力”、“客观的”以及“进取的”的公司。
“因为每一个账户都代表不同的财务状况,” 他们写到,在精心考虑之后,“我们会分别考虑每个客户的情况,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。然而,无论客户的需求有何不同,他们至少有一个目标是一致的 —— 在相应的适度安全情况下,追求资本长期增值最大化。”
这种被称为 “基本投资哲学”愿景陈述,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戴维斯,尽管,其中很大观点今天看起来人所共知、显而易见,但是对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人们而言,却是相当超前的。
股票价格基于公司的盈利。公司的盈利或亏损最终决定了投资者的输赢。
公司的盈利取决于美国的经济状况。股市牛市的原因是美国经济规模每隔16年到18年就会翻一番,过去的一百年都遵循这样的规律。
如果历史会重演,那么平均在每一个投资人的一生中,经济会扩张八倍。如此推算,一个投资人在其一生的股票投资生涯中,至少可以取得八倍的回报。甚至,在那些股票价格的增长快于公司盈利的时期里,投资人可以干的更漂亮。并且,在股价增长的同时,投资人还能获得的分红。
这是一切可以持续取得复利增长的基石,懂得和相信这一点,是成功投资所应具备的知识。当持有一个合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或基金时,你才可能获胜,其中还有关键的一点,就是:时间。
你不需要运气、热门小道消息、或者认识什么人,也不需要具有什么杀进杀出的灵活身段,如果你指望这些,反而注定会亏钱。长期亏钱的人往往误解了他们亏钱的根本原因,他们总是会认为自己很倒霉。没有一个坚定的逻辑基本去理解复利的形成,很难做出明智的投资。
这本深褐色的小册子告诉我们,谢尔比在他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是如何选股的。只有那些 “盈利,或者PE超越平均水平的公司”才能吸引他的注意,这听起来很像戴维斯双击(The Davis Double Play)。但是,与戴维斯不同之处在于,谢尔比并不在乎为盈利优秀的公司支付高价格。
谢尔比关注那些 “变化中的行业”,并像之前做分析师那样,跟踪股市中“投资者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切换偏好”。他和比格斯并不特别关注某几类公司,对于保险类或银行类公司也没有特别的兴趣。他们在投资中不停地进行换手,以求能够抓住股市热点趋势,而戴维斯从不关心趋势。但在火热的六十年代后期,市场被流行的高科技股所主宰,三剑客在高科技股上的投资很快就得到了回报。
与此同时,谢尔比、帕尔默和比格斯的出色表现不断赢得新投资的加入。比格斯负责招待客户,开车或飞往各个不同的城市,在那里,他拉着公司的大客户(大多数情况是公司养老基金)晚饭,跟他们沟通最新的想法。他和谢尔比吃惊地发现,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最关心的并不是基金的升值。他回忆道:“好心经常没有好报。我们为一个机构投资赚的钱越多,他们给我们管理的资金就越少。他们会将资金提出来,转给那些比我们做得差的基金经理,因为他们认为上一年的差进生会在下一年里更加努力,以改善投资结果。”
比格斯仍然记得他在罗姆·哈斯公司(一家化学和塑料供应商)遇到的令人尴尬的招待。在代表公司向比格斯表示一连串的感谢后,公司发言人对比格斯说:公司的养老基金将从比格斯的公司里抽走1千万美元的资金。比格斯说:“听到这样的消息,你简直想把头发都揪下来。”
1966年,谢尔比和比格斯偶然遇见了休·布洛克,他是一位忠诚的亲英派,穿着考究,朝圣者协会的总裁,他与谢尔比和比格斯两人的父亲都是朋友。布洛克在伦敦有一个投资风格保守的公司,他在纽约分公司的营销员马丁·普罗耶科特说服他的老板发行一只“进取型”基金,以丰富公司令人生厌、单调无趣的产品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提 示
《戴维斯王朝》全书连载
可以在公众号首页手机屏幕
下端中间“相关著作” 中查阅。